1月16日,港股大盘再度寻底,恒生指数跌350点或2.2%,收报15,865点,跌穿16,000点关口。恒生科指下跌2.3%,收报3,325点。大市成交金额有844多亿港元,港股通净流入29.45亿港元。
全球风险偏好有所转弱,海外主要股市调整压力增加,给港股带来额外的拖累,如日经指数日内冲高下跌,韩国综合指数已跌超过一个月低点,台湾加权指数也创近一个月新低。
离岸人民币跌穿7.2的水平,同期美元指数升穿103的关口,总体资金流对港股不太友好。港股当前的估值已处于极端水平,若因海外市场调整而加速探底,反而可加速风险出清,有利于重新上阵。
盘面上,市场跌势全面,下跌股份超过一千只,仅少数股份上涨,交易胜率大幅下降。
电讯及航空是少数上涨的板块。保险、软件、互联网零售、地产、食品饮料等板块跌势明显。
京东健康(6618 HK)下跌6.8%,是跌幅最大蓝筹。龙湖集团(960 HK)、康师傅(322 HK)、华润万象(1209 HK)分别跌6.6%、5.7%及5.6%。
百果园(2411 HK)大跌30.3%,或与上市前投资者及主要股东禁售期完结后相关投资者沽货有关。
本周初MLF利率按兵不动,或主要考虑稳汇率和稳银行净息差,短期降息预期落空,对市场情绪带来一定扰动。
不过,考虑到一季度信贷融资面临高基数,以及过去半年居民、企业需求仍疲弱,“宽货币”窗口仍是大方向。
此外,新一轮“稳增长”还需更多依靠地方的落实和积极性提升。地方“两会”正在拉开帷幕,各地对于经济增长目标的设定以及对于“稳增长”、“防风险”及“高质量发展”等具体政策部署为主要关注热点。广州“两会”已于1月15日开幕,明确今年GDP预期目标增速不低于5%,密切关注主要大省和高能级城市今年GDP目标增速是否超过5%。
